【新手教程】5 方法、系统实例

3 回顾系统

上一节2 学习网课中提到,将上完网课后的学习笔记加入到回顾系统,本节介绍回顾系统的实现和使用。

回顾系统由回顾方式和工作空间(见5.1 工作空间的标签实现)组成。每次根据回顾方式,选出一个工作空间进行回顾,每次回顾都是对工作空间的能动地反映。例如,打开一个笔记,在阅读过程中,会唤起我们过去存在的一些记忆和理解。另外,相比于上次打开这个笔记,回顾笔记时认识有所发展,还会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回顾会加深这个笔记的印象,在未来记笔记时可能会被联想到(详细见回顾的作用)。

插件实现

安装并启用 Spaced Repetition 插件,将工作空间的标签(见 5.1 工作空间的标签实现)添加到插件设置中 Notes->Tags to Review中(笔记 → 复习标签),表示告诉插件带有这些标签的笔记需要复习。然后,复习即可。(具体操作请查阅官方文档或其他资料)

解释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工作空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笔记吗?

工作空间将笔记与写笔记时的思维活动联系起来,而不是把回顾笔记看作一个静止的输入过程。笔记可以辅助你专注思考、日后带你重新回忆起当时的思路、避免重新思考已经思考过的东西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说不定在某一次回顾时,就能发现自己思路的不足,进而完善笔记。

回顾笔记,就是在重新加载工作空间,这不仅包括打开相应的笔记,更包括你的大脑去重新理解笔记的过程。加载好工作空间(或者加载了部分工作空间)就可以继续接着工作(思考)。

实际上,“避免重新思考已经思考过的东西”不能靠软件实现,只能靠你的大脑。你的笔记只能起辅助记忆的作用,帮助你快速唤醒对笔记内容的理解的记忆,而不能替代你理解笔记。能替代你理解笔记的只有你的记忆。这种”快速唤醒“只能靠定期回顾实现。回顾带来的好处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当你打开一个被定期回顾的笔记,眼睛一扫,马上就能有一个理解的感觉,而不是在头脑重新花费较多精力理解笔记。

而快速在大脑中重新加载工作空间,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自然地联想到某个工作空间中的内容,这就是回顾的最终目的。例如:某天在学习网课时,突然想到一个月前的某节课讲的知识点是视频中正在讲的某个知识点的前提,自然就可以创建双链(见双链的两类使用情景中“先链接后笔记”);在复习某个笔记时,突然想到这个笔记的内容可以作为另一个笔记的补充;在学到某个新知识时,想起来曾经学过的一个知识和它有相似之处…像这样的体会和经历有太多太多了。

实践建议

从自己近期的项目开始,用工作空间的思想,管理项目和学习项目所需的知识,使用插件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