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链笔记系统,让新手总有种想把所有笔记用双链连接在一起的冲动。好像不使用双链,就没有发挥双链笔记的作用。让所有笔记尽可能的链接起来,这是一个结果。我们需要从笔记链接起来的原因出发,即双链。双链是我们在写笔记时,链接另一个笔记。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链接什么笔记?
这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不是一个问题。
说它是一个问题,是因为需要专门思考链接什么笔记。例如,在 Obsidian 中翻一翻当前笔记和什么笔记相关、有什么关系。当前系统有哪些已有的链接规则,哪些笔记符合?
说它不是一个问题,是因为有时候我们压根就不用思考这个问题。例如,笔记a所代表的知识点a是知识点b的前置知识。
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有意识地去寻找链接。而后者是无意识的,靠我们的大脑的直觉、回忆、灵感等形式。前者是先从笔记中找联系,再链接笔记。后者是头脑中已有链接,自然地在笔记中链接。
前者与后者的不同,其根本在于思考的重心不同。试想你正在顺着当前的思路记笔记,突然笔锋一转,你要去找笔记和当前的笔记链接起来,这个时候你就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思路。这时的思考重心已经不在我当前的工作任务上,而是又新建了一个“寻找和当前笔记相关的笔记”的任务。而后者的重心在当前工作任务,在延续当前思路的过程中,联想到了某个内容,而这个内容又恰好有相应的笔记,很自然地在笔记中链接上。
并不是比较二者谁更好,而是说明这是我们共有的双链的两类使用情景。我把前者称为“先笔记后链接”,后者称为“先链接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