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知识关系图谱以提高可阅读性

仓库大起来之后,会出现一些基础概念被很多个文档链接,这时在关系图谱中即使只选择了2层,也会出来一大堆节点:

例如,假设包括A笔记在内的很多笔记都会链接到《马太效应》这个笔记文档。那么在关系图谱中,如果我想看A有哪些链接,图谱中就会出现一大坨马太效应链接的文档,A链接的文档反而变得很少……

我也想过通过过滤条件排除这些链接很多的节点,例如使用标签或「文档属性」标记。但这样子有两个问题:

  1. 链接多的那个节点也会被过滤掉,在上面的例子中,马太效应这个笔记就会被排除掉。
  2. 很麻烦且不能自动更新,许多文档都要手动甄别且添加。

能否提供一个关系图谱的过滤功能:链接超过一定数量的节点就不显示它的下一层节点了?

例如 A → 马太效应 → n个文档,过滤后就只剩下 A → 马太效应。这样的话,马太效应这个笔记还在,但它不会带来其他的一大坨笔记。

此外,这个功能也契合双联和知识图谱的思想,知识图谱是呈现知识之间的连接的,但与基础概念相关联的两个知识点可能并没有什么关联。马太效应就可以用在A、B两个完全不关联的方向上,它们同时呈现在图谱上我认为并没有什么用……在阅读知识图谱时,我希望我能发现A与马太效应有关,但并不指望发现A与B有关

上面有個搜索文件框,搜索a然後加深度不行嗎? 或者直接從a的局部關係圖拉深度或是鄰近筆記看

我就是从A局部关系图开始看的,问题是我想看A的关系,结果A关联了B,然后B关联了一大坨,那么A关系图就会因为B变得很乱。我希望可以限制B呈现出来的节点数。

如果想看a有哪些链接,图谱的深度应该设置为1而不是2……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你误会了我想表达的内容,而不是我连选择深度1都不会……

实际上,现在的双链除了选择深度1基本没啥用,因为选择2、3会特别乱。但话说回来,选择深度1我为啥不直接看双链列表?

对我来说作为obsidian特色的关系图谱反而异常鸡肋,杂乱而难以阅读。我也正是在这种体验下才选择了这个帖子的标题《精简关系图谱以提高可阅读性》

我希望关系图谱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进行简化,例如,拥有过多链接的结点就不显示它的深层结点,这样的话,我可以选择深度3、4、5,关系图谱也可以呈现这些深度的笔记,只是对于那些双链非常多的笔记不再展示更深一层的内容。

明白了。但是这类功能短时间很难有,毕竟图谱目前连路径检索之类的更基础的功能都没有要做的影子…等吧…

这个需求我觉得应该是这样解决:

第一,Obsidian增加「虚拟引用」功能。见:

开启了这个功能,你就不需要多次链接[[马太效应]]了。链接一次就能产生虚拟引用。

第二,遵守上述规范,不要多次链接[[马太效应]]。

我觉得这个功能Obsidian应该是可以实现,但一直不在roadmap里。
但我相信未来会实现的,这个功能比较重要。有了这个功能,用户可以从“到底要不要给某些概念多次建立链接?”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举个例子,如果我做一个很难的数学定理的笔记,例如费马大定理 费马大定理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当然,我没研究过这个,只是举个例子),如果有「虚拟引用」功能,我就可以这样:

  1. 该笔记只链接到与它最直接相关的概念,如[[数论]], [[不定方程]], [[幂]],等等。
  2. 在证明过程中使用到的任何概念和定理都不需要链接了,无论是谷山-志村猜想,还是泰勒定理,交换律,还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整数,无论难易,我都不需要考虑我到底要不要链接。Obsidian会自动帮我识别,虽然没有建立双链,但是我把鼠标放上去就会显示浮窗。(为什么不链接“谷山-志村猜想”?因为这个链接应该是在[[谷山-志村猜想]]里建立,指向[[费马大定理]]的。)

我再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不都建立链接。
第一,都建立链接是个很麻烦的活儿,会打断思考。
第二,都建立链接会让人无所适从,到底应该从哪个层次的概念开始链接,从泰勒定理吗?从圆锥曲线吗?从二次函数吗?从乘法吗?从整数吗?没有谁能制定出一套简洁通俗而又普适的链接标准。一旦标准不统一,那认真考虑要不要链接就会无所适从;A节点到B节点之间的链接路径也会增加很多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有1000条路,看都看懵了。

你是说核心插件“出链-当前笔记中潜在的链接”这个功能吗。

image

这个功能太弱了,虚拟引用是「鼠标放在正文的一个潜在的链接上,就能像[]那样弹出浮窗」。

理解了。我个人比较习惯现在的方式,弹窗太多我会觉得文章都是补丁。

主动链接很累,所以我们希望一部分被动链接,程序识别代替主动检索构建,目的在查漏补缺。

实现查漏补缺的目的,必要链接关系,而不必要对正文做处理。

目前的功能,识别、定位上下文、弹窗、转为实际引用功能均已具备,符合 #8 所述期望。
#10 的补充意见,无非免开侧栏,进一步偷懒。

链接或许可以是被动的行为,但查看必须是主动的行为。

至少需要在正文中添加肉眼可辨的标识,如下划线、指示器等。不区分出拟查看的词语,我们便不能知道可以查看。“弹窗”及更多操作,位列上述行为之后。

被动行为不会主动筛选。譬如语文学科里建有许多词语,并做了对应双链,数学学科行文不免会有相同词语。按照 #10,大量无关标识干扰正文,这是“补丁”所代表的观念。

第一,这种功能当然是可以选择开关。
第二,开启之后当然可以选择加上修饰键再弹窗,普通的链接就能这么设置。

确实……等吧= =

确实是一个好功能,希望早日能够遇见。

但我觉得这个更适合放在双联列表中,对本帖的关系图谱倒没有直接关系:如你所说,我不需要再一直给马太效应加链接了,我可以通过虚拟引用来链接倒马太效应,但这样一来我应该无法再关系图谱发现「A链接了马太效应」这一点的吧?按我对你的描述的理解,虚拟链接并不是真正的链接,或者说“不是那么重要的链接”,它也不会呈现在关系图谱中。

抛开这个话题,再跟你聊聊关于“从哪个层次的概念开始链接”这件事。每个人对双联的运用都不一样,而于我而言,我没有你这种烦恼。因为我觉得双联没有「从哪到哪」的区分,它表示的是「两者有关联」。所以我的双联是没有方向性的,也不需要考虑从哪里出发开始链接——它们是对等的,从哪里都一样。换言之,在我的实践里,双链是网状的而非树状的。不知我的实践对你是否有些许启发?(没有也没事哈哈,因为我是看到你的思考和实践,有感而发而已)

对,就是你说的,我觉得链接马太效应太多了往往就是因为不管重不重要都加链接。
如果因为“两者有关联”就要加链接,那要加的链接就太多了,能把我累死。
有了虚拟引用就可以只链接强关联的笔记了:马太效应的出处、马太效应的典型案例 。我觉得这种链接应该不会很多。
如果只有强关联的链接,那么每一条路其实都应该重视,马太效应链接到经济学、社会心理学、有机化学等等领域,把这些领域的概念链接起来我觉得蛮有意思的。 马太效应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把图谱的引力调小一点,你嫌马太效应链接太多就把它拽远点防止干扰视线。

双链本身当然有从哪到哪的区分,因为双链就分正链和反链——这是一个事实。
在图谱里当然可以不区分;在图谱里区分的话就是打开箭头呗——这也是网状的(例如,如果正反链都有,那就是双向箭头),不是树状的。

哦对了,归根结底这个图谱意义很有限,我只见过Ryooo提出「用插件展示从A到B的路径」是一个用处(这个用处就不会遇到你提出的问题了),其它方面我还没见过任何案例,在没有见到令我信服的案例前我不会认为这东西有用的。
(这种时候就得抬出哈桑的几篇雄文)

其实这个需求的本质原因是马太效应的链接太多啦。

在没有图谱的筛选功能前,一个解决方式就是对链接进行控制——两篇笔记真联系时才使用双链语法,没有联系/没想清楚的时候不考虑使用双链链接二者。在这种情况下,虚拟引用就是一个好的解决方式了——对于没想清楚的关系,既不需要双链,但又能有双链的效果。

印象中ob有个sidekick插件好像能做到差不多的效果。

(多说两句,其实链接控制好了图谱还是很有用的。假如双链代表的都是真实思考过的联系,那么A->马太效应->B就是一个新的想法,说明A->B之间有联系。具体可参见kg 法

每个人的对双链的理解和用法不一样啦。在我看来双链就是思维记忆的一种呈现,既然某个地方提到了马太效应,那么自然应该关联上去,这种关联正是我想要的。而且我习惯使用卡片笔记法,所以一篇笔记附带有六七篇相关联的笔记是很正常的,抛开这个我也不觉得链接太多了是什么大问题,仓库大了肯定会出现这种链接多的节点。

然后你提到的KG法我也实践过,给我的感觉就是写的时候很费劲,用的时候很鸡肋……后面我就抛弃了,直接链接。我一开始也热衷于探索各种知识管理方式,后面感觉还是太繁琐了,反而重器不重道、关注管理方式而忽略被管理的知识。所以KG可能并不适合我。

至于对双链的思考,我个人觉得每一个可以被链接的机会都让我惊喜,所以我会尽可能去链接而不是思考链接的必要性,或许也正是因此我的关系图谱显得很乱吧hhh。一般来说我的思考体现在重复阅读过去的笔记时,发现新的可链接的地方,这会让我有打通知识壁垒的感觉。

总之,我觉得链接太多不是问题,而obsidian应该对多链接的笔记有更好的支持和体验。

纯链接形成的知识网络只有混乱,没有秩序

受《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影响,我开始也觉得构建个人的知识网络,就是写原子笔记,然后相关的笔记链接起来,最后形成一个网络,就是知识网络。

但实践一段时间后,发现纯链接形成的知识网络(形象为Obsidian的关系图谱),只有混乱,没有秩序。

而卢曼的zettelkasten是有序和无序的结合,参见文章的第三点。

我对于“有序和无序的结合”的理解是,有序主要体现在以笔记编号形成的树状结构。而无序体现在

  1. 卢曼的笔记编号可以使想法不断内向生长(任意内部分支),不受系统秩序的限制
  2. 通过链接,一个笔记可以跟不同的主题关联起来。在这个网络中,没有哪个主题有特权地位:没有顶部,也没有底部。

《卡片笔记写作法》对于卢曼 zettelkasten 笔记编号的描述为:

卢曼笔记的诀窍在于,他并不是按主题来组织他的笔记,而是以相当抽象的方式给它们编上数字。这些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了永久地标识每条笔记。

这让很多通过《卡片笔记写作法》了解卢曼zettelkasten的读者(也包括我),放弃了进一步了解笔记编号的作用和意义,更不用说去了解基于笔记编号来设计的检索方式:关键词索引(register/ key word index),只是直觉地认为关键词索引等同于笔记软件的标签。

而卢曼的zettelkasten 是包含笔记编号,链接和关键词索引组织起来的,是有序和无序相结合的知识网络。

结合 Obsidian 设计卢曼式 zettelkasten 笔记检索

基于上述的理解,我在实践zettelkasten时使用了卢曼的笔记编号方法,但进行了一些微调(为了更容易被程序识别和自动生成树状结构),并设计了如下动图的笔记导航面板:

  1. 选中一个关键词进入笔记库,面板自动生成关键词指向的分支(带树状结构的笔记串)
    zk导航

  2. 点击一个具体的节点打开笔记,右侧展示当前笔记的3个视图
    zk图谱

  • 视图1:所在分支的父、手足与子节点
  • 视图2:所有入链
  • 视图3:所有出链

以上仅为个人在实践zettelkasten过程当中的一些理解和体会,供有意实践zettelkasten的朋友参考。如有不足或错误的地方,欢迎指出与纠正,谢谢。

2 个赞

还是初次了解到zettelkasten,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