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笔记系统的思考」卡片笔记之困与秩序的重建

卡片笔记法和关系图谱是近来笔记界的潮流,前段时间出版的《卡片笔记写作法》更是一出现就被多次推荐。喜欢记笔并且有写作志向的我当然不例外,这本书借由各种媒体到达我面前的时候,我立刻就阅读了。

和大家一样,我是一个有着记笔记需求,又被知识管理图景所吸引的人。我的笔记管理一直不得其道,这时候看到说双链笔记和关系图谱能够构建第二大脑,无疑对我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原本我只想好好组织我的笔记,却得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更好的管理笔记,并且它能够帮助思考,让笔记发挥思考的作用。哇,这太吸引人了。这种笔记方法,就是常被提起的zettelkasten,也就是卡片笔记法。

以下是《卡片笔记写作法》中关于写作步骤的描述,我只摘录如何做笔记的步骤:

1.记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以捕捉脑海中闪现的每一个想法。

2.记文献笔记(literature notes)。…文献笔记要非常简短,精心选择,并使用自己语言记录,对引文要格外挑剔,不要只是抄写,而不去真正理解其含义。

3.记永久笔记(permanent notes)。…你可以为每一个想法准确地写下一条笔记,并像为别人写作一样,使用完整的句子,标注来源,提供参考资料,并尽量做到精确、清晰和简短。

4.现在把你新写的永久笔记添加到卡片盒中,方法如下:

(1)把每一条笔记都归档在一个或多个相关的笔记后面。

(2)给相关笔记添加链接。

卡片笔记法的操作步骤似乎既简单又清晰,那就一步步实践吧。刚好,我是个Obsidian(一款支持双链和关系图谱的笔记软件)用户,于是重新建立了一个库用于实践卡片笔记。

然后,我遇到了一些困惑。并且从社群中其他实践卡片笔记法的用户那里,我得知这些困惑并非我一人独有。

卡片笔记的困惑

1、闪念笔记的迁移

1.记闪念笔记。…捕捉脑海中闪现的每一个想法。
——《卡片笔记写作法》· 第一章 绪论 · 关于写作,你需要做的

我随时把灵感和思考和想法都创建成闪念卡片了,收集灵感的过程比较令人满足,至少,这些信息都被保存了。

关于闪念笔记如何迁移到永久笔记,书中是这样写的:

3.记永久笔记。…你可以为每一个想法准确地写下一条笔记,并像为别人写作一样,使用完整的句子,标注来源,提供参考资料,并尽量做到精确、清晰和简短。

把每一条笔记归档:

(1)把每一条笔记都归档在一个或多个相关的笔记后面。
(2)给相关笔记添加链接。

当我在当天处理闪念笔记时,面对天马行空的闪念内容,问题来了。

困惑1:永久笔记的原则。

永久笔记需要你的笔记相对原子化,也即需要完整到可以脱离上下文,并且简洁、清晰。可我脑海中闪过的灵感和思考,也就是一句话,它算的上完整吗?

如果我的闪念是来自于对某本书的思考,自然可以做到像书中说的那样。可如果我捕捉了脑海中闪现的每一个(值得记录的)想法,那么是否把他们移动到永久笔记就难以衡量。

困惑2:对永久笔记盒子信息爆炸的担忧。

据说我们人类一天脑海中闪过的想法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即使我克制的加以挑选记入闪念笔记,闪念笔记的数量每天也会有7、8条。即使我仅仅将看起来比较有价值的闪念移入永久卡片,永久笔记盒子内卡片的数量也会呈爆炸增长。

困惑3:链接关系。

我的闪念包含了方方面面,当我要添加链接关系时,某一张卡片应该放在哪个卡片后面呢?在类似的话题卡片后面全都放上链接吗?当我添加完链接后,他们就像是一个拧在一起的毛线团,要想找到某一个信息,变得更加困难,甚至无从下手。

2、读书笔记到底该放到哪个盒子?

2.记文献笔记(literature notes)…文献笔记要非常简短,精心选择,并使用自己语言记录,对引文要格外挑剔,不要只是抄写,而不去真正理解其含义。最后把这些笔记和参考书目的细节一起保存在你的文献管理系统中。

最近读书已经很少原封不动的摘抄原文,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我认为这是比较符合卡片笔记原则的读书笔记。

经过了自己语言复述的笔记,放入了文献笔记盒子。这时我又产生了一个疑问:一个读书笔记中可能有多个重点,有多条记录,这时候,是应该放到同一张卡片,还是每一条都创建一条新的笔记呢?如果是拆分为多条卡片,是否要有一个写着文献信息的卡片存在?

我有这样的思考,是由于数据库思维。在数据库结构中,一本书的信息是一条记录,每一条笔记也是一条记录。书和这本书的笔记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本书对应着多条笔记。

我找了许多关于卡片笔记的资料,卡片笔记不单是指卢曼笔记,有不少历史名人也用过这种方法(参考资料附在文末)。或许由于时代所限,那个时候只有纸和笔,一条读书笔记的卡片就是一段引用或思考,背面写上来源书目。

而我们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在笔记软件中完全能做到一张单独的书目卡片,被多个笔记关联和引用。

很无奈,暂时没有找到关于这方面的清晰的实践表述。虽然卡片笔记以及借由卡片笔记的概念出现的文章和软件已经非常多了,但还没有哪篇文章真正的从操作层面演示这个流程。

3、废除分类文件夹后,所有的笔记从我视线中消失了

如果你是和我一样,从网络上接触的卢曼卡片,或是zettelkasten,或叫做卡片笔记,相信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双链笔记优于文件夹分类。

先不提我是从哪儿得到的这个印象,只说说我的实践过程吧。如果你了解的卡片笔记(或卢曼笔记或其他的叫法),并没有说文件夹是老旧的该淘汰的笔记管理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给作者找茬。

总而言之,由于实践卡片笔记法,我废除了原有的图书分类(我的笔记多是读书笔记)。而我的笔记与笔记之间,暂时未能形成关系。我的读书笔记不算多,100个左右,由于上文所说的归于什么盒子的疑惑无法解决,我暂时将它们放在了文献笔记文件夹。

其实不论放在哪个概念的盒子,它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的这些书没有了主题或分类的聚合,它们成了散落在抽屉里的一堆纸片。不再有一个线索可以让我找到它们,而是变成了完全依赖于搜索。而前提是我记得名字。而加了双链的笔记像是一个纠缠在一起的毛线团,要想按照双链找到一个笔记,就像是逛迷宫。

我们记笔记首先是为了记忆,不然为何记笔记?在此基础上,才能谈所谓创新。如果一个卡片我不能快速找到它,卡片笔记所谓的创新更像是一个空谈。因为这个笔记系统连知识取用这个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我们多少人记笔记是为了摇骰子凭运气再次看到这条笔记呢?

这时候,我忽然想起关于卢曼本人管理卡片的描述

如果一条新的笔记可以直接指向一条已经存在的笔记,比如评论、更正或补充,或与之相关,他就直接把新笔记加在已有笔记后面。
——《卡片笔记写作法》

当笔记多了以后,他还会添加主题索引卡。

将互相关联的笔记放在邻近的位置,这在物理上不就是聚类么?添加索引卡,不正是主题聚类么?

物理上将相关笔记笔记放在一起,按主题索引相关笔记,请仔细想想这两个关键点。同样的场景放在使用电子笔记的今天,在电子笔记中的物理聚类,不就是我们的文件夹么(或者手动编码实现相邻)?主题索引,则可以通过标签,然后制作一张某个主题的合集来实现。

看到这里你可以缓一缓,深呼吸,然后我们再继续。

我为了这一段特意去找了以前看的文章,想找到明确指出应该不使用分类文件夹的理论支持,而不是我凭空臆想着废除文件夹。结果发现失败了,因为那些文章虽然说使用分类文件夹时由于分类模糊导致管理不佳,然后表示双链笔记更好,但这并不算能够支持废除文件夹的理论支撑。

分类模糊只能说明使用者采用的分类法有问题,而双链笔记为笔记间增加了联系,这一点与用文件夹有序组织笔记也不是互斥的。

难道使用了双链就不能再用文件夹了吗?是谁给的限制?难道是笔记app?(手动滑稽)

破除弥彰

文件夹分类真的应该废除吗?

文件夹是存在电子世界的抽屉,将数据以物理的形式聚集。让我们来想一下最初我们为什么认为“文件夹式的知识管理”无效?我总结一下,是文件夹分类以及多层级分类带来的分类模糊。

Ok,如果你赞同这个理由,请跟着我继续往下走。

(文件夹)分类模糊的原因是什么?去除文件夹几个字,分类模糊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难道不是分类不科学吗?如果我们的分类不够清晰,那么我们的分类产生了交叉,就会遇见这种情况:我现在有条信息,不知道该存放在哪个文件夹,我想取用时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找。

那么我(作为使用者)的问题来了,如何分类才能不模糊?有办法做到清晰分类吗?

有,当然有。相信我,笔者知道这个答案并不比你早很多。小伙伴们,信息组织与管理是一门成熟的学科,有着成熟的科学研究成果。科学分类法了解一下?(比如杜威十进制分类法与中图法)

所以,文件夹分类模糊的问题,有逻辑的解决方案应该是:科学分类。

另外一个认为文件夹管理有问题的论据是:收集了太多文章没有看。嗯?“稍后看变成再也不看”在卡片笔记中是怎么被解决的,大家有印象吗?是:信息不应该不加处理的进入卡片盒。那,这个原则与文件夹管理冲突吗?

相信看到这里你已经明白了,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收集癖,是我们“让什么进入知识体系”的原则,和是否使用文件夹并无直接相关。

文件夹<标签式<双向链接?

另一个盛行的“知识管理流派”,认为应破除文件夹,使用标签来形成虚拟矩阵,一般来说,标签多是以主题为线索。

标签在卡片笔记法中据说也是不被使用的,淘汰的原因是:知识利用率不高,信息会成为孤岛,无法与其他信息产生关联。

标签法代替了文件夹分类,然后又让步于可以使信息产生关联的双链笔记。

虽然有这种论点在,但是我相信大家在实践卡片笔记时,却不会真的不用标签。毕竟,如果没有了标签作为主题来聚类相关的笔记,我们的笔记就真如一片散沙了。所以很多双链笔记的使用者,都同时使用MOC,作为内容的目录。

标签,说白了是以我们思考的主题为线索,聚合笔记内容。

那么:标签和文件夹冲突吗? 双链笔记又能取代标签和文件夹吗?这三者,是只能存其一的关系吗?

小孩子才做选择

我不禁有些疑惑:我们需要选择其中一个的理由是什么?是现有的产品无法满足吗?

文件夹:帮助我们以物理的形式将不同分类的笔记分别存放,使我们像走入图书馆一样,心里清楚我要找的《西方哲学史》在哪一层(无疑在哲学片区)。

标签:从虚拟层面使我们同一个分类或不同分类下的笔记内容产生关联,让我们就同一个主题或关心的话题、关键词产生内容的聚合,由此可以对某个主题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双向链接:在更细的维度,使一个笔记于另外的笔记产生上下文、思考、讨论的关系,使笔记形成我们的思考链(注意,思考是先在我们的脑海中产生的)。

这三种形式,不考虑现有产品的稀缺性,它们更像是互为补充,而非新旧迭代。

不科学的使用,不管哪一种方法都会出现问题。因不正确使用分类导致分类模糊的人,用了标签一样会因为滥用标签导致标签臃肿进而导致笔记系统失效。在前两种方法中失败的人,用了双向链接,一样会由于不知道如何正确添加链接而导致双链系统失效。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科学的使用它们。

什么才是行之有效的笔记系统?

我从卡片笔记的混乱中爬出来,暂时放着存放进去就再也没打开的文件笔记库,一路反思着这种形式给我带来的困境,不断的做功课,反复读更加接近关于卢曼本人如何做笔记的资料。我寄希望于正确实践卡片笔记法能带来预期的效果。

我非常的迷惑,是卡片笔记法错了?是我理解错了?还是我了解到的卡片笔记法错了呢?直到我阅读了信息组织与管理的一些科研成果资料,才有了上面的反思。

卢曼笔记法中,”不经思考的信息不应该进入卡片“,”尽量用自己的话简明复述信息“,”在笔记间增加关联“,这三个原则我认为才是这个笔记法的核心。

这三个原则,与我们使用结构化的方式存放管理我们的笔记并不冲突,而更应该是一种记笔记原则的补充。

科学的分类法+主题索引+知识卡片=更加行之有效的知识(笔记)管理系统。

我们需要一个实际的笔记流程演示

很多对实践卡片笔记法的朋友,或许和我有一样的需求,那就是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制作知识卡片的。知识卡片到底应该怎么制作并且添加双链呢?概念性的笔记方法表述,在实践时往往失去了指导意义。我们需要清晰的笔记系统流程的演示。

从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如何做笔记开始,到怎么制作卡片,到卡片归档进,如何添加链接,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演示。

找遍全网,这样的信息少之又少,直到,我为了解决笔记管理的根本性困惑,去读了Ryooo的《关于笔记系统的一点思考》。上一篇优质内容合集推荐过他的文章,不知道有几个人看了(我认为不太多,因为我也觉得前面的章节论述了太多科学研究成果,读的我昏昏欲睡)。还好,我读了下去,我现在才能把这个沧海遗珠推荐给你们。

Ryooo的《关于笔记系统的一点思考》第6章,完整的演示了从建立分类,到阅读文章该如何做笔记,再到拆分为知识点(也就是所谓的卡片),再到归档,流程清晰并有配图,完整到我看完就安利给笔记爱好同好们:“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激动到想给Ryooo老师投币打钱。

如果你对笔记的组织也头疼已久,如果你也想整理自己日渐增长的笔记却逐渐感到吃力,如果你也一样对卡片笔记既感到无从下手又感到用起来疑惑重重,请你一定要去看看这篇文章。

如果只想看操作演示,指路第6章。如果你看完对为什么使用分类法感到疑惑,或是想知道更详细的理论内容,建议阅读全文。(有点像读论文)

从碎片信息中得到的方法,永远没有专业知识来的扎实可靠。如果你是真的需要搭建自己的知识库,如果你是真的想管理自己的知识,那么至少稍微系统的了解一下信息组织,将会让你长期被太多所谓的方法充斥的脑海得到一丝清明。

这是真正的笔记体系 ,它解答了我对于信息如何有效组织的疑惑。作者的操作演示进一步解答了我操作层面的疑惑,可谓面面俱到。看完之后,经过两三天的动手实操,真正的把我的笔记系统搭建起来了。看着井然有序的知识库,我感到无比的放松。

从处理输入的信息,到变成卡片,很顺理成章的知道它应该放到哪个架子上(文件夹),当想要获取某个笔记作为参考时,自然而然的知道应该去哪个文件夹去取。笔记之间内在的关联由双链串起来,而我关心的主题探索,则可以通过标签聚合。一旦某个主题内容丰富到我认为可以聚合了,我可以创建主题卡片来索引它们。

有了这套笔记体系,用什么软件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信息的组织方式才是核心。如果有一天我不用obsidian了,换成任何一个文本编辑器都能继续让这套系统运转良好。这才是我要找的笔记体系,而现在,我无需继续寻找了。

结语

本来只是想要广播一下,告诉大家去哪里可以看到真正的实践双链笔记的案例,不是理论而是完整的步骤演示。但我阅读完《《关于笔记系统的一点思考》《如何构建笔记系统-实际操作篇》之后,发现对于卡片笔记法的困惑也得到了解答。

原来,知识管理(或者说信息组织)本来就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有着成熟的研究成果。双链的出现,只是给这门学科增加了点缀,给你已经有着良好组织的笔记增加了关联。

当我们不再试图用一根根线来牵起一整个图书馆的信息,而是在图书馆井然有序的结构下增加双链作为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记才能解决我们真正的问题,而双链也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希望这个推荐阅读能解决你在操作上的疑惑,当然更加美好的祝福是:它能解答你对知识管理的疑惑,帮助你打造科学、稳健、真正可以指导你实践的笔记系统。

笔记软件和做笔记的方法只是时代的火花,而稳健的笔记系统才能陪你修炼智慧。

参考资料

  1. 《卡片笔记写作法》作者: [德]申克·阿伦斯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十九札——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 朱青生。关于资料卡片(引得卡片与研究卡片)的部分。
  3.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先生的卡片读书法。
  4. 《中图法》,全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5. 知乎文章:《关于笔记系统的一点思考》《如何构建笔记系统-实际操作篇》
75 个赞

写的很好诶,楼主的那些困惑也是我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只不过没有楼主这种探索的精神~哈哈

分类一直是非常苦难的事情,在整理了多次文件之后,我甚至产生了“任何分类到最后都会失去作用”的想法。我甚至会为了整理而整理,要知道,整理本身并不产生什么价值。读了作者的介绍有所启发,但图书分类方法确实学习起来过于复杂。

2 个赞

我也有这种困惑,也在边看书边实践

可以先从自己用得到的分类开始。选择科学分类是为了尽可能不让内容重合,导致最后分类模糊,不清楚新笔记到底应该放哪里。

我写了最近实践这套方法的流程,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的笔记系统和制卡流程演示

当然最好还是看一下Ryooo的文章,方法论说的很明白,流程很清晰,例子也很好懂

所有的疑问,看了你这一篇后全部被串联起来了。

写的很好,学到了很多

:+1:先去实践一下,不能因为没有做就否定认为自己做不了。

1 个赞

这段时间正在试着自己搭建知识体系,在了解到中图法和本专业的术语表之后也是迫不及待地把这两种分类思想汲取了进来
但是在看过莉莉安老师,r老师的文章之后,还是发现自己原来的思路太过不成熟了

目前我的想法是结合一下“主题法”的中图法和“标签法”的叙词表法,看能不能找出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之道来

具体的笔记流程真的非常重要,想法太多,有时候也不利于思考。

1 个赞

感谢楼主的分享。
最近在研究怎么调整自己的笔记方法,看了各种软件各种框架,包括卡片笔记法的方式,对于很多理念是ok的,但是一旦落到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很多模糊的地方,什么的想法该记录,记录成什么样子,如何归档,从fleeting notes、literature notes到permanent notes如何进行转化,以及卡片的索引如何建立,实际流程中存在很多界定不清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不同人之间的需求和差异也是很明显,正在纠结和迷茫的时候,看到了楼主的推荐,真的很棒,非常感谢

感谢分享,看了楼主的帖子和Ryooo大佬的文章,收益良多

双向链接: 是一种横向的双链关系, 可以看成双向链表
文件夹: 其实是纵向的链接关系, 可以看成b树的结构
那么文件夹 + 双向链接可以看成是 b+树, 再给你b+树,建立索引(标签)
一套笔记内容查询的优化方案就出来了

3 个赞

之前在少数派上看了作者不少入门文章,然后入坑ob,使用了一个月,很感谢作者教授的小白文入门技巧。

  • [[想法]]
    1. 先记录,不整理
    • [[笔记1~n]]
      • 写下再说,不分类,统统链接到笔记[[根目录]]
    1. 系统内容多了,混乱到一定程度了,开始考虑整理
    • [[子目录1]]
      • 链接到笔记[[根目录]]
      • [[笔记x~y]]
      • 从笔记[[根目录]]里摘出也许可以组成分类的[[笔记x~y]],修改链接到笔记[[子目录1]],[[子目录1]]链接到笔记[[根目录]]
      • 但是批量修改[[笔记x~y]]的链接从笔记[[根目录]]到[[子目录1]]很繁琐,有没有好的方法?
1 个赞

写得很好,学习了很多!!!

楼主,您好。想向您请教一下:类目(目录)文件您是怎么组织的?是放在一个文件夹下,再建立细分文件夹从而分层组织的?还是在每一类聚合的笔记文件夹里放一个类目(目录)文件?

我一开始也建了目录索引,后来发现,根本用不到。现在更是直接ctrl o

说得实在,你的问题也是我目前面对的问题
还得向实在的人学习

1 个赞

点赞,这种能对自己心中疑惑分析并找到答案的能力非常难得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