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新手】由我笔记的发展史,推荐一种简单的笔记法

笔记法

讨论笔记法之前,先对笔记下一个定义:

  • 笔记是帮助自己思考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的作品。

由此,得出笔记法的两个目标:

  • 能轻易记录信息
  • 在需要的时候能找到信息

知道什么是笔记法之后,开始看看我从小到现在笔记法的变迁。

第一代 中学时代的学科笔记

  • 纸笔记录信息
  • 使用学科作为分类,单元、小节作为索引

作为具有特殊目的的笔记,这个笔记仅限于帮助我思考学校课程的用途。在这个层面上,它很好的完成了目的。

但常会出现一个本子记录的学科暂时搁置几天,几天后再继续记录的时候发现需要连续补上这几天的课程。于是干脆放弃整个本子,重新写一个新本子。

这一点表明了这种方法在记录上有容易断开连续的缺点。

第二代 大学的分类笔记

  • 电脑记录到文本文件
  • 使用类似图书馆的分类去分类笔记文件

记录上,电子化使笔记增删改的灵活性上一个台阶。代价是在索引时变得依赖关键字匹配与分类。不能像纸笔翻页遍历。
索引上,严谨的分类法使得我能轻易找到需要的信息。

但是严谨的分类法直接导致了在记录时需要思考笔记合理的分类。在分类逐渐变多之后,这种方法几乎不具备可操作性。面对错综复杂的树状分类,每记录一篇新笔记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第三代 毕业后的无分类,基于时间的日记

  • 每天记录一个文件
  • 仅使用关键字搜索,以及对时间的记忆

记录上,比第二代有了质的飞跃。记录成本无限接近零。
索引上,尽管弱于上面两种方法,但关键字的匹配配合时间也可以有效检索信息。

因为记录代价极低,所以这个方法成了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方法。连续记录有一年半之久。之前的方法一般最长寿命三个月,然后陷入朝代循环的滑稽中。就现在文件的量,关键字匹配法远没有到极限。这个笔记法就猜想而言还能用数年之久。

第四代 日志、卡片、标签、双链

  • 每天记录日志,日志总结为卡片
  • 使用关键字、时间、标签、双链来检索信息

日志与第三代笔记区别不大,可以说几乎是直接继承。只是四代笔记中的日志记录的东西更多、更全、更杂。因此称为日志而不是日记

这里最大的变化是卡片。卡片就是一个文件:

  • 卡片只有一个主题,主题名作为文件名
  • 卡片拥有标签用来分类
  • 双链用来在各个卡片中建立关联

卡片使得四代笔记系统在检索上引入两种新方法:

  • 双链找菜名
    • 回忆与菜关联 的事物,想到在四川吃过
    • 打开 四川 文件,查看双链的文件
    • 沿着 四川 - 上学 - 食堂 - 辣椒炒肉
    • 成功找到 `辣椒炒肉
  • 标签找菜名
    • 川菜 标签下找,太多了
    • 细化标签 川菜/荤菜 找到了 辣椒炒肉

即使卡片数量越来越多,上述系统中关键字极多,难以搜索。标签极多,分类难以使用。也能够从双链入手,通过不断联想,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结论

笔记法的总原则是「笔记成就我,而不是我成就笔记」。无论什么方法,都应该足够简单。留下思考的空闲给更重要的事情。

7 个赞

我认为所有的检索方法归根到底只是两种,
一是建立索引目录:
将杂乱的大量笔记按照某种规则筛选出来(或许还要按照某个规则排序)

二是追踪某条线索
好比破案、网上冲浪一样,我从笔记a了解到笔记b可能有我要找的信息,前往笔记b得知笔记c下的某段会有线索,前往笔记c得知我要找的那条笔记是笔记d.事实上许多教科书的参考文献就属于这种方式

按照这种观点分类:
标签、目录、文件夹分类、dataview、星标、搜索属于前者
双链、脚注属于后者(有些人会使用链接手动做目录,这样就属于前者)

检索目录大而全,线索少而精
前者适用于面对大量的笔记,需要一定的维护成本。应该是笔记管理的主流
后者适用于对单个笔记的补充,形式灵活,维护成本低,有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是对前者的重要补充

对于互联网,检索目录就是搜索引擎,线索就是从某个网站看到的另一个网络链接
对于图书馆,检索目录就是索引卡、是搜索栏、是索书号、是中图法的分类,线索就是书中的参考文献、别人的推荐书单

2 个赞

尽管与我想法不同,但清楚可行。我的思路里,标签更喜欢宽泛而少,双链自然且多。

目前刚使用OB几天,使用方法和楼主较像。
1.每天写日记,日记里记录当天所有想法(读书的想法记录在别的地方)
2.把日记里当天有价值的想法整理成卡片,我用ZK卡片来制作。
3.把卡片连接起来(目前还没到这个阶段,因为刚用几天。但就我用flomo的经验来说,连接是必然发生的。)

2 个赞

解释的很详细了,我目前就是用双链作目录,做主题索引。但具体到项目时,会用引用双链。感觉没有分的那么清楚 :ro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