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的个人经验
什么是数据管理?
- “数据” 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 “管理” 是通过协调各种要素达成目标的过程
- “数据管理” 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
为什么要管理数据?
- “管理数据” 有如下的好处
- 可以满足对 “数据的访问” 的需求
- 可以满足 “生产活动” 的需要
- 可以支持 “决策”,促进“创新”
怎么管理数据?
注:下文中提到的 “笔记” 一词除本义以外,也含有数据或文献的意思
- 要管理数据,就要掌握关于数据管理的 “道法术器”
- 道:数据的本质和管理的本质
- 抽象数据类型(数据对象,数据关系,数据操作)
- 数据的逻辑结构(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或网状结构)
- 概念模型(实体、属性、域、关键字、实体型、实体集)
- 关系模型(关系、属性、域、候选键、关系模式、关系实例)
- 管理的核心概念(目标,投入产出比,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人财物产供销存)
- 法:数据的管理方法和原则
- 原子笔记:“笔记” 要原子化(高内聚、低耦合)
- MECE分类:文件夹分类要相互独立和完全穷尽
- 编目方法:编目就是创建代表文献的元数据,简略方法如下(具体编目方法参见《中国文献编目规则》)
- 记录内容特征:记载内容的 “题名”、内容的 “描述” 和内容的 “配图”,并且使用“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代码检索语言” 的检索符号进行标记,记载其他内容特征
- 记录外表特征:记载 “主要责任人”、“创建时间”、“修改时间”、“唯一标识符”、“出版信息”、“相关资源”,记载其他外表特征
- 术:数据的具体的管理技术。如果以管理笔记为例,那么下面是对一些笔记的管理的具体步骤
- 首先,将当前的笔记拆分或合并,从而转换为有联系的原子笔记
- 其次,用文件夹进行基本的文件夹分类(分析所属实体集和实体集的内部分类)
- 根据 “笔记” 的内容,将 “笔记” 移动到类似 “{{数据库组名}}/{{数据库名}}/{{数据表名}}/{{分类名}}” 的文件夹
- 再次,对笔记进行恰当的编目(创建详细的元信息)
- 然后,根据 “笔记” 所属的数据表进一步分析和记录相关的元信息,比如可以添加属性来链接到相关的内容地图(MOC)
- 最后,根据已有的笔记和自身的需求,写相关的内容地图(MOC)
- 器:数据的具体的管理工具
- 【知识管理】知识库软件: Obsidian, 维基百科(云服务)
- 【信息管理】数字资产管理软件:
- 文献管理软件: Zotero
- 电子书管理软件: Calibre
- 图片视频管理软件: Eagle, 照片 (Windows), 群晖 Photos
- 音乐管理软件:群晖 Audio, 网易云音乐(云服务)
- 游戏管理软件: Playnite, Vnite, Steam (云服务)
- 乐谱管理软件: MuseScore
- 表格数据管理软件: 微软 SQLServer, NocoDB, 微软 Excel
- Git 存储库管理软件: GitHub(云服务)
- 电子邮件管理软件: Gmail (云服务)
- 【数据管理】文件管理软件:Windows 文件资源管理器, OneCommander, Everything, Folder Size
- 道:数据的本质和管理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