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 方法如何在Obsidian工作流中高效实践运用?

我是从ZK接入PARA的,PARA尽可能轻量并且只管理项目用。

然后PARA中的渐进归纳的流程我给舍弃掉了,只在ZK知识沉淀那边进行渐进归纳。所以就成了:P-管理项目,A-输出内容(相当于传统笔记文件夹+一些checklist之类的),R-原文存档(包含剪藏内容、文献原文等)A-存档项目

所以这个流程相当于限制了PAR之间的流转,尽可能轻量化,应该是很少会有你提到的这些问题,项目驱动+轻分类+重产出,例如A-输出内容里面的编程领域,输出完就可以一键同步到公众号或者其他博客平台。我这个倒是没有inbox,被ZK中的闪念笔记替代了

更详细的可以参考下我这篇: 结合 PARA 和 Zettelkasten 的工作流分享 - 经验分享 - Obsidian 中文论坛

不过… 这种结合我也是进行没多久目前感觉一切还ok,对你来说还得额外引入ZK… 所以还是仅供参考 :laughing: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