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从思源上跳车,all in ob
用的不太熟, 想要 100% 完美导入, 个人觉得这还是有点复杂的…
以下细节可能有助于生成 “易于被 Ob 识别” 的 markdown:
- 思源设置选: 导出 → 引用 → 锚点哈希 (会生成类似
[笔记名](笔记名.md)
形式的链接) - 事先手动检视一遍原先目录结构, 下层文档跟上层文档尽量别重名 (因为 Ob 主要用 “笔记名” 作为链接标识, 而不太依靠块 id)
以下有助于在 Ob 里处理导出来的 markdown 文件:
1 VSCode 之类的所有纯文本工具 (这些全是 Ob 的协作编辑器)
- 可以灵活运用于所有需要 查 / 改一堆文本的场景
- 例如批量查找替换标签:
#标签# -> #标签
- 例如批量查找替换标签:
- Cursor 甚至可以当成 “智能 markdown 编辑器” 来用, 用于修改文字细节, 比如
2 插件 LostPaul/obsidian-folder-notes
- 作用是当文件夹
/my_note/
周围恰好存在一个笔记my_note.md
时, 将其视为 “文件夹笔记” - 根据导出的文件夹结构, 该插件应该设置为
Storage location -> In the parent folder
3 插件 dy-sh/obsidian-consistent-attachments-and-links
- 作用是自动整理附件的存储位置
- 尽量先不用, 实在觉得有必要鼓捣附件时再用, 用前一定先备份
最后, 俩软件的设计原则还是有区别的, 想完美转换不太可能
比如指向文档块的链接还好处理, 而指向具体内容块的链接, 有点难搞 (提前生成一个 siyuan://blocks/block-id <=> 文档标题#小标题
对照表?)
还是得根据自己笔记的具体内容, 争取能快速达成 “七八成还原度” 的数据转换,
而剩余那些不好转换的, 这也可以讨论, 但是个人建议别太苛求完全一致的效果
1 个赞
啊哈,这已经远远超过我的需求了。
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