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ooo
(Roy)
3
关键是看用图谱来干什么……
随着全库笔记数量的增加,全局图谱就会越来越倾向于只适合进行宏观分析,比如总览知识领域分布情况、发现高复用的知识点等等。局部图虽然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但基本也是更侧重于关联发现之类的作用。
其实这类图想像思维导图那样用还是太难了,交互逻辑差太远,手工维护也很难实现。
1 个赞
ennea
(神哦)
4
图谱因为是完全自动生成的,会有很多噪音,所以未必真实反映了笔记之间真实的关联。
如果能和白板结合一下就好了,白板完全是手动排布的,用白板一个一个去连线组织笔记之间的关系也很累。
可以有两种做法,
一是可以将局部图谱转换为白板,再手动整理笔记;
二是在白板中对笔记进行连线,连线后自动标记笔记的上下级关系,→指向的就是下一级笔记,并在反链面板中展现,反之在笔记中标记该笔记的上下级笔记,在图谱中笔记之间就以→指向。也就是说只有上下级的链接或者指定类型的链接才在图谱中显示。
这样就把图谱和白板相统一了。其实图谱和白板都是用来直观展示笔记之间的连接和关系。
kifte
5
同感
所以想到过楼下提到的canvas方案,组建类似heptabase的库,canvas里叠canvas,但效果很一般…
kifte
6
噪音使用文件夹归类的方法过滤了。
第二种做法太麻烦,很难接受。
第一种做法,我思考的做法是canvas里叠canvas,然后近乎完全采用tag管理。但是这样的话在第一个canvas界面没法看到第二个canvas里面的具体内容,只能看到标题。
Ryooo
(Roy)
7
所以说是鱼和熊掌
在双链软件诟病传统软件分类难+没用的时候,它也注定很难享受到分类/树形结构带来的优点。
目前我的做法就是让整个结构内化于笔记正文中,通过浏览正文(正文里的小标题)从而来快速复习笔记所对应知识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