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张设置了筛选内容的Base表,使用其右上角“新建文件”所产生的文件也是符合筛选条件的,这是我认为目前Bases最好的一个功能点(吐槽就是功能太少了),可以依照这个逻辑固定在一个文件夹下面新建文件,设置同一个标签(tags)或者设置同一个Property的选项。
使用公式的话,可以进一步实现以文件为入口(类Notion页面)的设计。假设一个表的筛选条件设置为(这里的source 是此处作为入口的property,而不是仅仅为双链)
source contains this.file
,则将这张表嵌入在不同的文件中,都会显示以该文件为source的子笔记(Child)的内容。
如果结合一个插件Virtual Content
,则可以设置对每个文件都插入这样的一个Bases表格,从而实现在当前页面,创建当前页面的子页面。
题外话
主要是吐槽
Bases是原生实现的,因此潜意识会比dataview
等工具的优先使用级别更高,但是一些功能上的缺失或者说个人希望的一些功能不存在。
下面是列举
- 原生的YAML是不能自然识别双链的,比如前文中提到的source的内容是其他文件的链接,但是自然填充并不能将
文件的名字
自然识别为[[文件的名字]]
;而Bases是可以的,所以我现在把一个固定的识别当前文件的Bases表作为实际的YAML表使用;这样做是很好的,问题是表格的属性目前只能竖着摆放而不能横着。而卡片的视图是不能修改属性的; - 缺少对于搜索到文件的正文编辑能力。目前依赖于悬浮窗口,而Obsidian原生悬浮窗口开放的权限(比如缩放大小,比如固定)实在是太少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