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教程】3 软件与思维融合

3 Tab、分屏和认识活动的联系

1.3 tab与分屏中已经提到,标签页(Tab)与分屏操作对于理解“思维与Obsidian协同”十分重要。而“思维与Obsidian协同”的思想,是日后能更好地使用双链的基础。

所有的双链本质上都是笔记,而笔记书写和浏览都是以Tab的形式进行操作。将“Tab与思维融合”,就是将笔记与思维融合,更是将双链与思维融合。如果我们能领会这种“思维与 Obsidian协同”的思想,就能从根本上将我们的思考、Tab、笔记统一起来。你看到的双链,将不再只是双链,更是你的思考、一个可以“重新加载”的思维程序、一个唤醒你当时工作场景的“触发器”。

其实,将“Tab与思维融合”的思想我们大多已经会了,现在只需要戳破一层“窗户纸”,稍微用一点抽象思维。

可以从我们最熟悉的手机开始,手机就像是只能展示一个Tab的电脑。不同的手机界面就像是在这个Tab里浏览不同的笔记。我们在不同的界面中,执行特定的工作任务。我们在“桌面”寻找常用的软件、在QQ和微信里发信息、在抖音快手上刷短视频、在淘宝上网购…在一个软件内部,又可以细分多个界面,在“我的”里查看个人消息、在“购物车”查看自己的购物清单、在“消息列表”查看消息…手机的"返回"操作,就好像 Tab 的返回上一级,每点进一个新页面,就像是在Obsidian 的 Tab 里点击了一个笔记的双链。与 Obsidian 不同的是,手机上的软件“笔记”,是程序员替我们用户开发好的,我们只能顺着他们的思路使用和扩展。但是,如果你就是那个开发软件的程序员,在你看来,编写这样的程序和编写双链笔记之间,又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

上面这个手机的例子,相比之下还是有些抽象。再用一个更直观的例子——电脑浏览器。浏览器(Chrome、Edge、Firefox…),界面上看起来已经与 Obsidian 很接近。回想一下平常是怎么使用浏览器的:遇到不懂的名词,新建一个 Tab 搜索一下;在一个新Tab里打开视频网站看;打开多个Tab存着打算学习的网页文章…所有这些操作的共同点是——我们在一个 Tab 里,进行和这个 Tab 里内容相应的工作(思考、认识)。与 Obsidian 不同的是,Tab 里面的内容和手机上的内容类似,通常是“别人的”。

所以,Obsidian 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让我们可以“工作在我们自己提供的工作”的可能。之所以说是一种“可能”,是因为这取决于——我们为自己提供的和浏览器或者手机提供的“工作”是否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照搬浏览器或者手机上的“别人的”工作,那么就没有办法充分利用这种可能性。

将“Tab与思维融合”,就是将 Tab 与自己的工作(思维活动)联系起来,每一个Tab就像是一个“工作空间”,辅助你专注当前的任务(思考)、重新加载已有的任务(思考)。就像是,在做数学卷子时,抽出一张纸来演算(新建工作空间,并分屏);看到笔记中有一个链接[[函数]],点进去回顾一下知识点;回顾笔记时,突发灵感(需要一个新的“工作空间”),立马分屏新建一个笔记(Tab),赶紧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