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idian 看似功能插件很多,其实能稳定有效使用的很少,在我的使用体验感受就是如此。
一、基本的使用
在不使用插件的模式下,Obsidian 只是比普通记事本多了一个双链功能,也就是链接相互跳转。
-
双链的应用。可用来建立索引列表笔记。每篇笔记尽可能的简短和最小化,然后为这些笔记建立一个索引笔记,就像一本书籍的目录一样。笔记数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想准确一点去查找设定范围内的笔记,这些索引笔记的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
知识图谱。只是一个开一下上帝视角的错觉,能粗略的定位一下比较大块的点,观感上爽而已。
-
标签。至于标签,简单看就是一个笔记分组功能,可为一篇笔记添加多个标签进行分组,类似微信中的联系人标签分组。
-
笔记编号。最好就是不要去折腾笔记编码,非常耗费精力,虽然这种方式能摆脱软件的束缚,直接通过 Finder 等文件资源管理器就能查找和管理笔记。全局笔记编号的难度可想而知,需要提前预知,才能合理编号。实践得真知,使用什么中图法等图书分类法根本不适用于个人,一篇新建的笔记总是要去查阅应该放在哪个分类下,这个过程十分消耗精力和耐心,分散了原本初心是简单有效的做笔记,最后自我畏难而劝退使用 Obsidian。
使用 Obsidian 的精髓是怎么简单怎么来,通过创建索引笔记来作为访问入口。
二、不可或缺的插件:增强那么一点编辑体验
-
盘古 PanGu : 可设定快捷键
Cmd
+S
,快速给中英文间添加空格,以及格式化一下 Markdown 格式。 -
Calendar : 日历视图,对于编写每天日记增强了那么一点体验。
-
Obsidian Memos : 用法类似微信中的文件传输助手,直接输入备忘内容或闪念想法等。
-
Remotely Save : 一款 OSS 云同步的插件,支持国内的阿里云和七牛云等对象云存储服务。编辑完笔记内容后手动点击同步到 OSS,也可以选择隔一定时间自动执行同步。这可能是我认为 Obsidian 第三方插件中最牛逼的一个,因为它解决了本地数据存储与多设备云同步问题。在 Mac 上编辑完成的笔记点击同步后,iPhone 上启动 app 自动执行更新同步后就能看到最新的笔记内容。为什么不用 iCloud ?实测在 iPhone 上打开 Obsidian 自动从 iCloud 更新时会卡住,即使不断重启 app 后也是一直显示同步中,如果遇到需要紧急查看的场景下,这会让人很恼火,至此放弃了 iCloud 而使用 Remotely Save + OSS 来实现云同步备份。